<menu id="000su"><menu id="000su"></menu></menu>
  • <xmp id="000su">
    <xmp id="000su"><menu id="000su"></menu>
  • <nav id="000su"></nav>
    <dd id="000su"></dd>
    <menu id="000su"><code id="000su"></code></menu>
    <xmp id="000su"><nav id="000su"></nav>

    靈寶金源朝輝銅業有限公司 ——從“零”起步 三年崛起的蛻變之路

    發布日期:2015/08/18 瀏覽次數: 1824

    該為于2015年8月18日在《三門峽日報》刊登報道


    麥田里的騰飛

     

    2011年4月,鄭州大學研究生畢業的80后小伙李榮平來到靈寶城東產業集聚區,面對當時還是一片麥田的金源朝輝銅業,感到了一絲迷茫…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兩個月后,李榮平選擇留在這里。

     

    “這是一個年輕的產業,這里有我的夢想。”談及當初的選擇,李榮平說,“每個走出校門的年輕人都有一個夢想,那就是經歷企業從起步到輝煌的轉變。”

     

    正如李榮平所期待,2011年注冊成立的金源朝輝銅業在經歷三年的蟄伏期后,開始步入快速騰飛的軌道。

     

    今年,金源朝輝銅業第一條生產線投入試生產。今年5月,該公司產品開始推向市場。產品一經推出便接到了第一筆訂單——無錫客戶的10噸壓延銅箔。

     

    “壓延銅箔產業在國內的市場上還是空白,沒有現成的經驗模式可借鑒,也沒有人能指點我們該怎么操作。更重要的是,新產品問世還需要開拓市場,所以說我們是第一個‘吃螃蟹’的人。”靈寶金源朝輝銅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明偉說道。

     
    摸著石頭過河

     

    據了解,目前市面上壓延銅箔的產品90%來自于日本。由于壓延銅箔產業建設周期長,資金難度大,新產品的問世還需要經歷市場的檢驗,加上國內銅加工的經濟形勢不好,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局面。
    “目前我們的難題主要是母材尚不能完全滿足要求,工藝技術不夠成熟,生產流程長,工藝復雜,技術難度高,同時,工作人員在設備操作、維護方面的經驗不足。”武明偉告訴記者。

    改變,迫在眉睫。“對于存在的難點,我們將以銷售為龍頭,技術為支撐,采用厚箔保產能,中箔占市場,薄箔做開發。對于產品,我們將調整產品布局結構,把12微米到35微米的產品作為主攻方向,12微米以下的產品作為研發方向;對于技術問題,我們公司通過聘請專家、出國考察、選派大學生去日本培訓、成立技術攻關小組等方式來攻克技術問題。去年申請的5項專利公司已經全部獲批,今年申請的19項專利,截至目前,已獲批7項。關于市場開拓,我們已在4月份組織銷售人員和技術人員同時進入市場摸底。”該公司總經理張宇智對記者說。

     來之不易的第一筆訂單

    今年5月,金源朝輝銅業迎來了無錫客戶的第一筆訂單,無疑為其注入了一針強心劑。

    “第一筆訂單來之不易。我們剛開始試生產,不了解客戶的需求,也沒有形成統一的生產標準,基本上是一家客戶一個標準。經過多次寄送樣本,對于客戶看過后反映的問題,我們立即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和實驗室,在歷經50多次實驗后,終于達到了客戶的標準。”張宇智說,“我們組織人員進入市場,了解主要客戶群體,寄送小樣品以及對客戶問題進行反饋。”

    試生產是產品進入市場的最后一步。“試生產主要是摸清市場方向,從而有針對性地開發產品,使產品達到恒定品質。在試生產的過程中,也是對生產成本、人員操作、設備運行等情況進行檢測,將存在的問題消化、吸收、再提升。這樣做就是為了培養企業良性運轉的鏈條,為企業明年的發展提供基礎。”武明偉說。

     

    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,他告訴記者,“未來我們會結合實際,把設計與市場接軌,市場需要什么,我們就生產什么。下一步我們將在基礎管理和人才培養上下功夫,實行精細化管理,以市場為導向,爭取達到行業一流水準。”